新技术、新消费与文化的交融,在5月22日~26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下称“文博会”)上得到了充分展现。
第一财经记者探展发现,此次上海展区占地近千平方米,展区以超高清波浪屏矩阵为载体,通过数字化、互动式展示了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最新实践。经常一票难求的上海天文馆,可以通过VR设备参观;上海的非遗编织技艺,正在与日常用品结合走进更多人的生活;上海的媒体正在探索科技赋能内容生产;上海企业则在应用无人机、AI技术展示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风貌。
记者了解到,此次文博会还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,吸引6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。漫步在各个展位间,常有机器人、AI眼镜等应用了新技术的产品映入眼帘。
与新技术交融,上海展现文化新风貌
步入上海展区,科技与人文的元素交相辉映,展示的形式十分生动。在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版块,此次展会集中展现了近年来上海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、出版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探索。
上海广播电视台(SMG)推出了升级的看东方APP、“魔都圈”城市新消费入口和上海博物馆数字孪生馆等创新项目。SMG旗下四大新闻平台看东方、阿基米德、看看新闻、第一财经均经过焕新,内容品质和影响力得到提升。SMG此次还展示了文化类知名IP,包括SMG旗下尚世影业等出品的都市民生话题剧《蛮好的人生》,以及上海出品的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等。上海报业集团则展示了“派生万物”等AI智能体应用成果。
记者留意到,来自上海的机构和企业此次重点展示了文化与AI、VR、无人机等新技术的结合。上海临港新片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,此次上海天文馆带来了虚拟现实头显,观众无须进入天文馆就能通过头显进行参观。
AI也是上海企业此次参展的关键词。合合信息工作人员介绍,公司旗下扫描全能王和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推出了古籍修复模型,该模型可以辨别破损处,并根据古文献字形、纸张背景等进行修复。商汤科技旗下的公司元萝卜此次展出下棋机器人,机器人融合了商汤的AI视觉技术,可以下象棋、围棋、国际象棋等。据元萝卜工作人员介绍,有的下棋机器人已经接入DeepSeek,可与用户语音对话,公司还在考虑用DeepSeek训练机器人,使机器人可以在下棋时向用户解说。
主要业务是无人机编队表演的千机科技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,无人机编队表演可以展示IP、创意画面,“上海的特点是国际化程度强,具有开放性。通过上海这个窗口向全世界展示,可以帮助公司业务辐射全球,现在业务已经辐射到很多海外城市,达到了我们预想的效果。”
记者留意到,上海展区还展现了传播文化的多种生动方式,表现出上海文化产业的活力。在非遗传播上,上海万祥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,万祥手工织带技艺是上海市级非遗项目,平时非遗传承人会进校园开设非遗课程,目前该项技艺还在结合日常使用场景带动销售,例如推出了耳饰、头饰、手绳、音响等产品,还与运动鞋品牌推出了联名款鞋子。
此外,记者现场还听到,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用编磬演绎的音乐十分悦耳。据上海临港新片区工作人员介绍,表演中敲击的编磬是用陨石制作而成,这是上海天文馆首次展出这些编磬。上海天文馆还展出了一根由纯陨铁原石制作的迷你金箍棒,体积更大的金箍棒已在制作中。
上海文化产业的生机与活力,还体现在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的创新案例上。文博会现场展出不少上海案例,例如,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影片460部,首映率创下新高;亚洲最大乐高乐园今年夏天开业,打造积木主题文旅新地标;古埃及文明大展累计接待观众突破220万人次;豫园灯会三十年灯海璀璨,带领非遗灯彩技艺走向全球。
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
行走在文博会展区间,记者总能看到应用了新技术的新产品,例如大模型应用、人形机器人、AI眼镜等。此次是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,文博会还推出了首个AI导览吉祥物AI小水滴,AI小水滴深度融合了生成式AI与情感计算技术,可以进行深度文化讲解并引导观众主动探索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了来自宇树科技、跨维智能、数字华夏、普渡的人形机器人,其中一些人形机器人可以用于展区接待等场景,还有人形机器人现场表演了弹古筝。此次展出了AI眼镜的厂商则包括雷鸟创新、亿境等。
还有其他应用了AI技术的产品展出,例如,3D显示厂商立体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公司主要技术是裸眼3D,产品也应用到AI技术,公司推出的裸眼3D膜贴上手机屏幕后,再打开3D播放App,就可以呈现3D效果,不过该技术还处于推广阶段,国内裸眼3D技术仍待成熟。
在人工智能展区,更多厂商展出了AI应用,AI技术已经应用于文旅、游戏制作等领域。
例如,三七互娱有自研游戏行业大模型小七,工作人员现场向记者演示了向大模型输入需求、由大模型生成视频素材。据三七互娱工作人员介绍,使用AI后,制作2D图片能提效80%,制作视频可提效70%。奥雅股份工作人员则向记者介绍,公司旗下的奥创引擎是国内首个文旅大模型,目前该引擎在内测。该引擎接入了阶跃星辰、DeepSeek、通义等大模型,用户上传实景图后,可生成效果图。
在本届文博会上,AI与文化产业逐渐深入地融合,展现出新技术激活文化产业生命力的新可能。
0 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