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,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所谓“对等关税”。对此,中方接连表态并发布多条反制行动。
随着美国 “对等关税” 政策的正式落地,中国政府、电商平台、商超、各行业协会也迅速做出反应,4月12日,据央视新闻消息,行业协会与头部企业迅速响应。重点商超、电商平台纷纷开辟“外贸优品”绿色通道,搭建线上线下联动平台,为外贸企业拓内销、稳产能提供有力支撑。同时,跨境电商平台也在加码补贴、优化渠道,助力企业多元布局、稳步转型。
一场巨头集体出手、协会积极上场的行动正火热展开。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,商务部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,在市场准入、渠道开拓、财政金融、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。
平台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,商超开通“内销”直通车
4月11日,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。未来一年内,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,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。同日,盒马也发布公告,即日起面向外贸企业正式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,匹配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支撑、联合开发自有品牌创新商品,助力中国优质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。
除京东、盒马外,阿里、抖音电商、快手、唯品会等十余家电商平台也相继表示,将发挥电子商务直联供需优势,推出订单直采、外贸专区、流量支持、绿色通道、供采对接等八方面举措,将优质外贸产品以电商速度传递到千家万户。
新京报记者梳理多个具体电商平台公告发现,多个平台都在研究如何更好发挥各自优势,根据外贸企业特性,帮助它们扩宽内销渠道。
京东方面表示,很多“出海”多年的外贸企业都具备优秀的生产能力,产品品质过硬,但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,存在不熟悉国内市场、缺乏运营经验等挑战。
京东称,将安排专业采销队伍驻点办公,直接采购外贸企业的优质产品,并开设外贸优品专区,通过流量倾斜、全渠道营销支持,加快打开销路,防止低价内卷。针对入驻京东的外贸商家,京东也将提供密集培训,加大补贴及各类资源支持,帮助商家快速拓展国内市场。
盒马方面也表示,欢迎家居用品、户外运动、宠物、美妆、母婴、康养等百货品类外贸企业入驻,后续还将上线“外贸专区”。将开放盒马三级仓网体系优化供应链服务,助力外贸厂家用便捷的物流供应链把好货提供给广大消费者。
盒马还表示将联合外贸企业开发自有品牌创新商品,“对于愿意共同探索创新研发的外贸企业,盒马将发挥自身数字化的所长,协同开发更贴合用户体验和流行趋势的新品,未来可在盒马线上线下全渠道上架,丰富国内广大消费者的选择”。
不仅电商,许多线下商超也为外贸企业开通了“内销”直通车。永辉超市称,外贸企业若因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,永辉将为它们开通“绿色通道”完成15天极速上架。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截至4月11日,永辉公布的专项邮箱已收到超200封中国供应链企业的合作诉求邮件,其中已有超70家企业进行意向单填写,与超过100家企业进入采购洽谈阶段。
华润万家于4月9日正式推出四大举措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,将为外贸企业匹配不同的产品定位,分级分类在旗下精品超市、综合超市、社区超市落地,让更多优质商品通过全国2000余家门店走进万千家庭。联华超市也提出将为中国好物回流提供“专项入驻优惠”“营销资源倾斜”等多项支持措施。
企业手牵手、协会来支招,专家:渠道平移是重构生态系统
具体来看,商务部正稳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,持续举办“外贸优品中华行”活动,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,在市场准入、渠道开拓、财政金融、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帮助力度,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、品牌对接、产销对接、标准对接。
近日,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、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,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,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。
不少商超企业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公开信,提出对出口受阻而库存积压的企业,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提供渠道便利,帮助企业提升国内市场认知度、开发新产品。对此,何咏前表示,相关商超的做法是中国众多行业协会和商贸企业用实际行动,捍卫发展权利的典型缩影。
4月11日,中国商业联合会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、中国百货商业协会、中国烹饪协会等七家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,推动内外贸联动拓展内销市场。
行业协会表示,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组织产销对接会、培训会等活动,帮助外贸企业了解国内市场需求和标准,推动产品适销对路。批发零售企业要优化采购机制,优先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,提供渠道支持和数据支持,助力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消费需求。同时,组织外贸企业进行市场调研、品牌推广、产品转型、国内市场产品研发等服务,帮助外贸企业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。
武商集团也联合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起倡议,提出拓展销售渠道、提供数据支持、优化供应链管理等举措,拟通过促销活动加速外贸商品流通。
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,商务部推动各企业、协会对接外贸企业,本质上是激活国内大循环的应急举措。全球贸易壁垒高筑背景下,外贸企业突然失去传统出口市场,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急刹,库存积压和产能闲置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。各企业开放入口,相当于给失速列车铺设缓冲轨道。通过减免入驻费用、简化审核流程、倾斜流量资源,让外贸产品迅速触达14亿消费者的毛细血管。这种渠道平移不是简单铺货,而是重构商品流通的生态系统。
他认为,破解外贸转内销的深层矛盾需要构建双循环操作系统,打通内外贸标准体系。未来各方还可探索跨境产业飞地模式,鼓励平台在保税区建立外贸转内销示范基地,利用跨境电商数据链实现全球库存共享,这才是应对贸易壁垒的治本之策。
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子姣
编辑 陈莉
校对 卢茜
0 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