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见·科技丨国产芯片突围需要怎样的“软”实力?专家:开源RISC-V将是产业变革新引擎丨封面天天见 2025年02月28日 14:39 封面新闻
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
在国外x86、arm等架构仍占据市场主流的背景下,国产芯片指令集架构如何才能突出重围?
2月28日,在北京举行2025玄铁RISC-V生态大会上,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就国产架构RISC-V的高性能突围和AI革新发表观点。伴随RISC-V发展走向新高度,专家认为,RISC-V将成为AI领域令人敬畏的力量;同时,开源模式有利于促进RISC-V成为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。
所谓RISC-V,是基于精简指令集(RISC)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(ISA)。当前,该生态系统不断壮大,RISC-V处理器的性能不断提高,在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5G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的优势和潜力不断凸显。
据国际市场分析机构SHD Group数据预测,预计到2030年,RISC-V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927亿美元,未来几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.4%。
在过去15年里,RISC-V发展势头强劲,已从嵌入式系统加速挺进高性能等复杂场景,并为AI算力提供新选择。在RISC-V国际基金会2024年批准的25项标准中,超过一半与高性能或AI相关。在基金会理事会主席Lu Dai看来,RISC-V指令集最激动人心的进展之一是Matrix扩展,将推动RISC-V成为AI领域令人敬畏的力量。
目前,RISC-V在高性能和AI场景的落地应用正在不断涌现。据达摩院首席科学家孟建熠介绍,行业正在积极推动RISC-V浪潮中AI相关技术方向的标准化建设。他以国产处理器锚定高性能和AI两大方向创新为例谈到,玄铁最高性能处理器C930即将在3月开启交付,其通用算力性能达到SPECint2006基准测试15/GHz,面向服务器级高性能应用场景,同时还搭载了512 bits RVV1.0和8 TOPS Matrix双引擎,可以通用高性能算力与AI算力原生结合,并开放DSA扩展接口以支持更多特性要求。
公开资料显示,得益于AI赋能的RISC-V架构已经在服务器、民用航空、自动驾驶、AI加速方面得到应用,未来跑通Llama、Qwen、DeepSeek等开源模型,打通从开源硬件架构到开源操作系统、再到开源AI模型的“开源AI全链路”后,单位计算能耗降低30%以上。对此,中国科学院软件所RISC-V行业生态负责人郭松柳表示,AI软件栈仍在高速演进,RISC-V作为三大主流指令集架构中最灵活、最开放的一个,无疑最为适合AI时代的技术创新节奏。
如今,通过牵引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力量,共建R“高性能+AI”全链路生态RISC-V产业合作新范式正在形成。在专家看来,这将助力更多终端厂商快速推出RISC-V芯片,赋能千行百业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,这种务实的投入和创新,正是RISC-V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
谈及下一步发展的方向,他建议,开源模式有助于RISC-V构建一个包容、协同创新的全球化生态,成为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。